在我們開始之前,
邀請您回答2個簡單的問題:
您是否對「遊戲化」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?
- Yes:太好了,十分期待您對下一題的回答!
- No:歡迎您先參考下面這篇文章後,再繼續閱讀。
您是否有興趣了解如何進行「遊戲化的設計」?
- Yes:這篇文章就是為您量身寫作的,讓我們開始吧!
- No:看來這篇文章還不適合您,也許您可以先讀讀這篇
遊戲化的用途與應用
如您對於「遊戲化」這個主題有些興趣,也許曾經看過市面上與遊戲化相關的書籍,裡面會提到一些有關進行「遊戲化設計」的知識,例如:「遊戲化的時化」、「加入遊戲因子,解決各種問題」、「遊戲化實戰全書」這些書籍。
這些書內都提到了進行設計時可以運用的「元素」、和設計時可以跟隨的「步驟」,但想要運用這些資訊來執行設計時,總是覺得缺了點什麼,筆者自己的感受是,「缺乏了核心的思維架構」。
別誤會了,並不是這些書籍內容的問題,而是做為一位的遵循者,若是沒有先建立起一套設計時的思維核心,很容易把每個步驟單獨思考,也就是產生一種「見樹不見林」的狀況。
因此,筆者在這篇文章裡分享的,是將「設計思考」的精神,做為「遊戲化設計」時的思維核心,利用設計思考的觀點和思維模式,讓身為設計者的我們,從骨子裡擁有設計師的靈魂。
正文開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設計思考是一套完整的設計流程
簡單來說可以分為5個核心步驟
- Learn from People (向使用者學習)
- Find Patterns(尋找模式)
- Design Principles(定義設計原則)
- Make Tangible(把點子做出來)
- Iterate Relentlessly(反覆測試原型)
例如:Zamzee是一款設計來讓美國孩童增加活動量的產品,具有具體易攜帶的活動感測器,也將個人活動的情形統計在網頁上,這個產品的開發就是運用了設計思考。
這部4分鐘的短片有清楚易懂的介紹。
其實Zamzee就是一款以設計思考來發展出的遊戲化產品,使用者因為身體的活動來累積「點數」,使用者在Zamzee網頁上可以利用這些點數來獲得「獎勵」,例如:達成任務、提升等級、和朋友競爭、獨特的個人化身、不同的徽章…等等。而且也有可能獲得實體的獎勵,如:絨毛玩具、xbox主機...。這些獎勵的獲得,都源自使用者現實中的活動量。
很明顯的,遊戲化在這個產品中的角色是輔助性的,產品的目的是鼓勵使用者多進行現實中的身體活動,而開發的流程則利用了設計思考,在這樣的前提下,再搭配上遊戲化來讓產品活起來,牢牢吸引住對象族群。
關於遊戲化的開發流程,其實像是在Coursera上開課的Kevin Werbach (連結)、以及擅長以圖像呈現研究成果的Andrzej Marczewski(連結),都是把設計思考的精神融入到提出的設計框架(framework)內,所以建議讀者若有意深入研究的話,不妨先閱讀一些設計思考的文章/書籍,再把對設計思考的理解當作內功心法,後參考這些大師的開發流程當作外功招式來運用,內外兼修就不容易在設計的道路上走偏。
其實把設計思考當作內功心法來運用的話,我個人重視的精神如下:
- 「以人為本」的設計出發點:關注使用者的需要,一開始就去了解和同理使用者,再從得到的訊息去發展出適當的解決方案。
- 設計具有明確的「目的性」:釐清目標並重擬問題,確認自己在處理的,是真正該解決的那個問題/或真正該達成的目標。
- 以容易製作的「原型」來進行測試:設計師不是靠空想,而是靠打造,藉由製作原型的過程中,來激發想法,察覺潛在的問題。
- 「勇於嘗試」:設計本來就會不斷失敗,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原型,屢敗屢戰,直到找出可解決問題的方案為止。
若您想要對設計思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,推薦您閱讀「創造自信帶來力量」這本由IDEO兩位創辦人合著的著作!
我們下次見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