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讓我們先從,一個工作應徵的故事開始吧。
2010年時,一名曾任職以色列海軍、從哈佛畢業的求職者,去應徵一個避險基金內的職缺,在歷經5個月的準備及面試的情況下,對方並未錄用他。當他詢問對方原因時,對方回答他,我們在尋找的是具有創意的人才,而你不是。
對這位求職者來說,除了未被錄取帶來的羞愧外,還被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。他心裡也存著疑問,未被錄取,是否與他不是原生的美國人有關、也或許跟面試官的心情/背景有關嗎?他無從回答這些問題。
因此他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,嘗試打造出一個不同的徵才方式,一個根基於資訊科技的解決方案,這個方式不會受主觀意識、學歷、測驗結果的影響,來幫助公司找到適合的人才。他創立了Knack這間公司。
是的,他就是Knack這間公司的創辦人Guy Halfteck。
Knack在做的事情是這樣的,他們設計專屬的遊戲,並蒐集每一時刻應徵者們在遊戲中的表現,藉由電腦演算法,從這些表現中去分析應徵者的特質。而求才的公司,則是會事先就從特質列表中選出適合自己公司的特質。所以當求職者的特質恰好符合公司需求時,就速配成功了。透過資訊科技,雙方可以在很短暫的時間內,就獲得各自需要的答案。
來看實際情形比較有感覺。
他們主要推出了3款遊戲
Bomba Blitz、Meta Maze、Dashi Dash
Bomba Blitz是一個類似憤怒鳥的遊戲,要幫植物澆水並澆熄入侵的火苗。遊戲方式每關都有些許不同,娛樂性很不錯。水球按太大還會破掉,後面關卡在丟水球的中間還有障礙物,而且快結束時會看到一大堆火苗快衝到基地內來。
Meta Maze是一個解謎遊戲,可以透過旋轉通道,來把2個端點連起來。中間有頗複雜(困難)的關卡,時間用盡卡關時,還會問你要不要跳過這關。
Dashi Dash是模擬擔任一個日式餐廳的服務生,需要幫客人點菜、請廚房做餐、上餐、收碗盤。點餐時要依客人的表情,選擇對應的餐點,搞不清楚客人的情緒的話,也可以選擇限量的「萬用情緒」餐點。(筆者個人比較不喜歡這遊戲,玩的時候總是覺得卡卡的,客人的表情也常辨認錯誤。)
當然在這背後還有許多值得討論之處,事實上也還有許多其他人才招募遊戲化的例子,這篇文章就先不多談了。
只先列出一項討論,
『這樣的衡量方式值得信賴嗎?』
提出以下幾點幫助您思考:
1.在Knack的公司團隊成員裡面,具有的專業領域知識,包含了行為/認知神經科學、大數據和資料科學、電腦科學和軟體工程、遊戲設計、使用者經驗設計…,演算法背後有其根據。
2.使用者在玩過一次遊戲之後就拿到分析結果,也不能夠重玩,因為使用者對遊戲的熟悉度會影響到遊戲表現。
3.遊戲並不是獎勵高得分者,而是去分析使用者的行為模式,而且也沒有做出好壞優劣之分的評量。應徵者是否適合該公司,是從公司需要哪種特質的人才來決定的。
科技始終源自於人性,以科技結合遊戲化的方式來選才,是時代演變的進程之一,你可以說出它的侷限,但也可以選擇看到它的優點。
Guy Halfteck從一個非本土美國人的身分,求職受挫,如果他不是哈佛畢業生,也許連應徵的機會都沒有,在這樣的經歷下,他想要發展出這樣一種,不論你的背景如何,一概不論,藉由沒有偏誤的機器演算,藉由你實際的表現,評估出你的特質。在機器幫你評量的表象背後,其實是隱含了這種不分種族、膚色、年齡的關懷在內的。
如您想要進一步探尋
您可以瀏覽他們的網站
https://www.knack.it/
或搜尋手機APP
Knack Games
另推薦一篇不錯的延伸閱讀
https://factordaily.com/gamification-job-interviews-games-india/
See you!